核电用钴基高温合金SG6冷拔材研制
摘 要:本文研究的钴基高温合金SG6冷拔材用于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钩爪及圆柱销,通过不同固溶制度、不同冷拔减面率进行拔制,充分试验后,积累大量试验数据,摸索出合理可行的生产工艺,进行批量生产,经双方共检:各项指标(包括表面、尺寸、组织、性能)完全满足技术标准要求,取得了成功,为以后生产打下坚实基础。
关键词:SG6;固溶;冷拔;减面率;性能
1 前言
SG6合金是Co-Cr-Ni基固溶强化型变形高温合金,类似于国内牌号GH605,具有优良的抗热疲劳、抗氧化性能,具有满意的成型和焊接性能。通过冷加工硬化进一步提高强度,用来制作高强度,高温紧固件。本文研究不同固溶制度及不同冷拔减面率对SG6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,摸索出最佳工艺,满足用于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钩爪及圆柱销各项技术指标要求,积累数据,为以后大量生产提供依据。
2 试验过程
试验材料采用真空感应+电渣重熔的Φ360mm锭,经锻锤开坯,轧钢开坯,轧制Φ14+0.3坯料,坯料经矫直、滚光、磨光,最终磨至Φ13.50冷拔坯料,超声波探伤合格,其化学成分见表1。
表1 SG6合金化学成分
C | Cr | Mn | Ni | W | Fe | Co | Si | S | P |
0.101 | 20.00 | 1.56 | 9.70 | 15.35 | 1.12 | 余 | 0.06 | 0.002 | 0.003 |
坯料标准要求固溶后晶粒度细于4级,然后经草化,皂化,在抚钢冷拔分厂20t双链式冷拔机上进行冷拔,标准要求最后一道冷拔的减面率必须控制在15%以内,最终冷拔后成品尺寸:412.0±0.6,冷拔后不进行任何热处理,冷拔后室温性能指标见表2。
表2 SG6合金室温性能指标
温度 | Rm/MPa | Rp0.2/Rm | A/% | Z/% | HRC |
室温 | ≥995 | 0.5-0.7 | ≥30 | ≥30 | 31-38 |
取1支料,作为试验料,在其上切取多段试样进行固溶处理,处理后按GB/T 6394方法检测 晶粒度,并在横截面1/2半径处测试洛氏硬度HRC,见表3。
表3 SG6合金坯料各固溶制度晶粒度变化
代号 | 固溶制度 | 晶粒度 | HRC |
1 | 1180℃*30min,AC | 7-5 | 27.0 |
2 | 1180℃*40min,AC | 6-4 | 25.3 |
3 | 1180℃*60min,AC | 5-3 | 23.8 |
4 | 1200℃*30min,AC | 3-6 | 22.3 |
5 | 1200℃*40min,AC | 3-5 | 21.6 |
6 | 1200℃*60min,AC | 4-3 | 19.0 |
根据表3的试验结果,为确保后续冷拔性能,综合考虑,最终坯料选用1180℃*40min,空冷进行固溶处理,取两支长料进行草化、皂化,然后在两支长料切取多段长度为400mm冷拔坯料在抚钢冷拔分厂20t双链式冷拔机上按不同减面率将试验料冷拔成材,本次试验共采用了8种不同变形工艺,具体变形工艺和室温拉伸性能检验结果见表4,其中代号3经过两次连续冷拔,中间未经过固溶处理,代号5、代号8经过两次冷拔,中间进行一次固溶处理。
所有拉伸性能试样采用标距为25 mm,工作部分直径为6mm,夹持端为M12带螺纹的规定比例试样。在GWS-100型拉伸试验机上进行,拉伸速率在弹性范围内设定3mm/min,冷拔后棒材取横向硬度试样,经砂轮磨光、砂纸抛光后,在试样横截面1/2半径处用TH-300型洛氏硬度计测试横向硬度,每组测试3个试样,所得数据取平均值,试验结果见表4。
表4 SG6合金冷拉棒材各变形工艺和室温性能
代号 | 一次冷拔 Φ/mm | 二次冷拔 Φ/mm | 减面率 | Rm/MPa | Rp0.2/MPa | A/% | Z/% | Rp0.2/Rm | HRC |
0 | - | - | - | 1060 | 495 | 52 | 48 | 0.47 | 25.3 |
1 | 13.11 | - | 5.7 | 1138 | 761 | 49 | 48 | 0.67 | 31.2 |
2 | 13.02 | - | 6.9 | 1162 | 796 | 47 | 47 | 0.69 | 32.3 |
3 | 13.02 | 12.69 | 11.9 | 1177 | 861 | 42.5 | 43 | 0.73 | 37.4 |
4 | 12.92 | - | 8.4 | 1180 | 860 | 42 | 46 | 0.73 | 33.7 |
5 | 12.92 | 12.56 | 13.9 | 1103 | 701 | 53 | 48.5 | 0.64 | 31.9 |
6 | 12.69 | - | 11.6 | 1240 | 1027 | 38 | 42 | 0.83 | 38.8 |
7 | 12.53 | - | 13.9 | 1245 | 1055 | 37.5 | 42 | 0.85 | 39.4 |
8 | 12.53 | 12.15 | 19.8 | 1078 | 662 | 52.5 | 52.5 | 0.61 | 31.7 |
3 试验结果与讨论
3.1 不同工艺固溶后试样晶粒度及硬度变化
表3显示不同工艺固溶后SG6合金坯料晶粒度及硬度变化情况,可以看出,随着固溶温度提高,晶粒急剧长大,硬度下降,软化效果明显提高,固溶时间变化对晶粒度及硬度变化影响不是很明显,坯料要求固溶后晶粒度细于4级,只有表3中代号1、代号2固溶处理,即固溶温度为1180℃,保温时间分别为30min、40min,冷却方式为空冷的满足标准要求,固溶后晶粒度情况见图1,存在大量孪晶。
3.2 不同冷拔减面率对合金室温性能的影响
合金在冷塑性变形过程中,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,变形阻力增大,强度和硬度升高,塑性、韧性下降,产生加工硬化,尤其是合金在冷拔过程中,加工硬化比较显著,这是由于冷拔塑性变形使合金内部产生大量的位错和空位,并使原子在晶格中偏离其平衡位置,使晶格发生畸变和紊乱,有些晶粒被破碎成许多小晶粒,给进一步变形带来困难,需要加大外力,表现为合金的强度提高和变形阻力增加。
为进一步分析冷拔减面率与冷拔工艺对合金试样室温性能的影响,对表4中试验样品进行分组,代号0代表试样是经过固溶软化处理的冷拔坯料,其余8组试样的试验结果分成三类进行比较分析,设第一类为代号1、代号2、代号4和代号6都经过一次冷拔,但冷拔减面率是逐步增加的;第二类为代号3,经过两次连续冷拔,中间未经过热处理,代号8也是经过两次连续冷拔,但中间经过1次固溶软化处理,冷拔减面率是逐步增加的;第三类为代号7、代号5分别代表经过1次冷拔,2次冷拔,但具有同的减面率。
对于第一类试样,从图2可以看出,随着冷拔减面率的增加,SG6合金强度提高,屈强比Rp0.2/Rm值也随之增加,硬度也随之升高,塑性下降,即冷拔塑性变形过程中产生了加工硬化,这是金属冷塑性变形重要特征之一。同时也发现SG6合金增大冷拔减面率,冷拔后性能潜力很大,但冷拔减面率为11.6%,屈强比Rp0.2/Rm为0.83值已超出0.5-0.7范围,洛氏硬度HRC值为38.8,也已超出HRC= 31-38范围,因此,冷拔减面率不易过大。
对于第二类试样,其相应的抗拉强度(Rm).屈服强度(Rp0.2)、塑性指标(伸长率A和面缩Z)试验数据见表4,从试验结果看出:虽然都经过两次连续冷拔,但是中间经过1次固溶软化处理,再继续冷拔,强度远远低于中间未经过固溶软化处理而连续冷拔的,并且塑性提高。这是由于金属经过冷塑性变形后,产生加工硬化,使金属处于一种热力学不稳定的亚稳状态,并有自发向稳定状态转变的趋势。如果中间增加1次固溶软化处理,使得冷变形后金属内部原子获得足够能量,以克服亚稳状态与稳定状态之间的能垒,这时金属向稳定状态转变,即发生静态回复和静态再结晶而产生软化,后续随着冷变形减面率的增大,合金的回复和再结晶驱动力增大。
对于第三类试样,从表4可以看出,代号5与代号7虽然具有相同的冷拔减面率,但是代号5经过两次冷拔,中间经过1次固溶软化处理,相比代号7经过1次冷拔,中间未经过固溶软化处理,对比发现伸长率随着冷拔次数的增多而提高,况且中间经过一次固溶软化处理,以使第一次冷拔形成的变形晶粒完成回复与再结晶,另外,在冷拔过程中,在总的减面率相同的情况下,适当增加冷拔变形次数,减少每次冷拔变形减面率,可使变形过程中拉长晶粒沿轴向得到恢复,可以促进合金从外到内各部位均匀变形,减小在拉伸过程中产生应力集中而造成裂纹的倾向,促进塑性的改善。因此,SG6合金最终成品采用代号5变形工艺,经过两次两次冷拔,中间增加1次固溶软化处理,满足冷拉减面率不超过15%要求,并且性能完全满足标准要求。
4 结论
(1)SG6合金坯料用1180℃*40min,AC进行固溶处理,塑性良好,硬度较低,且晶粒度满足标准要求。
(2)SG6合金冷拔后性能潜力很大,并且随着冷拔减面率的增加,SG6合金强度提高,屈强比及Pp0.2/Rm值也随之增加,硬度也随之升高,塑性下降,为确保性能,冷拔减面率不易过大。
(3)拔制两次成型,中间增加1次固溶软化处理,满足冷拔减面率不超过15%要求,相比两次连续冷拔及1次冷拔成型,可使强度下降,塑性得到改善,经双方共检,各项指标(包括表面、尺寸、组织、性能)完全满足技术标准要求。